溝通的藝術:如何讓每一句話都能打動人心
溝通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中蘊含的學問和技巧卻往往被忽視。稍不注意的一句話,就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在職場和家庭關係中,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更是難上加難。然而,為什麼有些人總能帶著微笑、順暢地表達,不僅達成目的,還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開口就讓人微笑》這本書由韓國溝通專家吳秀香所著,專注於教育心理學與諮商心理學的研究。作為SHO對話心理研究所所長,吳秀香運用心理對話法,幫助人們解決人際關係中的溝通難題。
心理學中的有效溝通技巧
書中彙整了43種簡單易用的「用心對話」技巧,從交友、說服、應對、銷售到激勵,通過生活化舉例和心理學實驗,揭示了許多社會心理學實驗的成果和人心傾向。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技巧包括:
善用「因為」讓人自然說好
「不好意思,可以先讓我用影印機嗎?」
「我能先用影印機嗎?因為我有急事。」
.
當你聽到這兩個請求時,哪一個更容易讓你答應?研究發現,在提出請求時,如果能給出合理的理由,對方會覺得你的要求更合理,進而更願意答應。在提出要求時,避免盲目強人所難或無根據地請求,這也說明了人們本能地想知道「為什麼」,因此解釋原因能增加說服力,使人更願意幫忙。
接納慈悲地面對內在黑暗面
根深柢固的羞恥,以及其他圍繞著過往痛苦經驗的潛意識敘事,往往需要先加以化解,你才能真正相信自己值得愛──包括得到自己和他人的愛。只要能夠和你的陰影並足而立、徹底接納自己和你的過往經驗,力量就會油然而生。
羞恥和無法原諒自己,可能使你感覺深陷自毀行為的迴圈,很難實現健康的生活方式。這通常是因為潛意識的障礙會在我們形成自我厭惡內心敘事的過程中出現,不斷加深一文不值的感覺。若一個人練習感到困難,或許不是你不夠努力或沒有能力,而是外在的支持和資源有其重要性,尋求理解創傷的治療師陪伴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鼓舞士氣的溝通法
「如果你們有更有效的味覺測試方法,請告訴我。」
「五分鐘內,你們絕對不能吃剛才發的東西。」
哪種說法會讓你更想為主管努力達成目標呢?心理學家馬克•穆拉文(Mark Muraven)的實驗發現,人們的意志力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使用逐漸耗竭。受試者在實驗中被用感激和親切的口氣對待,比起被用權威式的要求,更能提高執行力。
在職場中,強迫或威脅的方式不會提高效率。要提高效率,關鍵在於增強員工的意志力。當上司用強制的語氣指示下屬時,會使下屬在開始工作之前先耗盡意志力,這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
過去我們的文化有「不打不成器」的說法,但嚴苛和放縱都是極端,身為父母和上司,需要學習溫和而堅定、有界限的溝通方法,而非一昧嚴厲或鼓勵,取得中庸之道。成為團隊領導時,試著敞開心扉,用善意進行交流,才能真正激發下屬的熱情與意志。
此外,馬克發現意志力並非單純的技能,更像是手臂或腿部肌肉,過度使用會感到疲憊。因此,當人們在某事上耗費大量意志力後,難以在另一件事上發揮同等意志力。改變生活習慣也是如此,單靠意志力是不夠的,需要的是技巧與方法。
心理學理論的生活應用
本書內容短小且易讀,雖然某些專有名詞和韓國用語方式需要適應,但整體來說適合心理學初學者閱讀。書中搭配了豐富的生活實例,讓我們能將心理學理論技巧應用於生活中,實現更好的人際溝通和互動。通過學習這些溝通技巧,我們可以成為更好的人際關係建築師,讓每一句話都能打動人心,讓每一次溝通都能讓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