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放鬆》讀後感:掌握閒暇的幸福人生法則

by 黃予岑 心理師
0 留言

皇冠文化集團

享受休閒,讓心靈得到充分休息

懂得工作不會讓你變得更幸福,身為現代人的我們或許花許多時間在工作上,但如何工作與生活休息平衡,更是成為「幸福有閒人」重要秘訣。

日本作者根本裕幸也是一位心理諮商師,擅長處理伴侶關係、職場人際及家庭議題等,本書為害怕閒暇的人提供了放鬆的解方。

不要等到生病才停下來

在書中,作者提到許多人常常忙碌到無法放鬆,覺得閒暇是一種無法掌控的狀態。這也是我跟許多上班族案主工作時他們會提及的,空閒讓他們發慌不安,擔心閒暇使他們失去成長機會,擔心自己成為沒用的人,甚至會忙到身體垮掉才願意休息。這樣的壓力使得他們無法真正享受生活,甚至可能導致健康問題,有些人忙到身體受損而不得不辭職。

覺得閒暇是11種負面情境

作者列舉11種閒暇讓人感到痛苦的情況:
1. 一直忙碌,面對突然空閒而閒得發慌
2. 習慣計畫行動,填補空閒而安排行程
3. 行程取消,多出空閒時間
4. 等待時刻,無法有意義渡過就覺得煩躁無聊
5. 有想做的事,但行動卻被限制無法被滿足,例如新冠疫情時。
6. 找不到想做且熱衷的事物
7. 感覺現在做的事覺得無意義時
8. 壓力過大變得毫無力氣,已將自己燃燒殆盡
9. 失去目標
10. 人際關係中常以他人為中心而沒有自己
11. 對平穩日常感到厭煩,心情沒有波動

上述幾種情境,讓我不經會心一笑,這也是在諮商中常會遇到案主提及的狀況,除了往過去經驗去探索以外,會害怕空閒都是因為我們沒有目標,或者困難享受當下悠閒做適當的安排,對於變動覺得不能接受,所以要花許多時間在調適情緒狀態上。

閒暇時會想太多的原因有…

1. 以他人為中心:想要一直回應別人的期待、自尊心高、陷在理想主義之中、認為錯在自己、自我肯定感低落。
2. 想太多人的思考習慣:跟過去比較、太焦慮在意未來、與他人比較。

作者提及的狀態,讓我深受同感,特別是閒暇下來就開始自我檢討,對閒暇感到罪惡感而開始進行自己與他人、過去的比較都是常見的狀態,不僅讓人困難放鬆,更是造成負面情緒的困擾。

華人社會的「比較」文化是一種長期根深蒂固的狀態,雖然適度比較有助激勵人們要努力奮發向上,但過多的比較會讓人深感自己的不足而自卑,凡事都有一體兩面,我們在此更需要學習古人所說的中庸之道,而讓自己更能活在當下,享受閒暇。

好好放鬆的三種解方

針對上述的狀況,作者也提供了三種解法
1️⃣自我中心的訓練:與其把注意力放在不可控的他人身上,不如把焦點和時間放回自我照顧上,去更認識自己內在的需要,滿足自己,接受並理解自己的狀態,做出更合適自己的選擇。

2️⃣享受當下的心靈照護法:透過確保睡眠、發洩煩悶、適量飲食、輕度運動、注意保暖、專注嗜好、解放情緒,這個方式好像DBT辯證行為治療中情緒調節模組所說的ABC PLEASE技巧,從小地方做起來自我照顧,在自己的好情緒帳戶裡存下積蓄,透過每天一點一點生活習慣的累積。

3️⃣設計人生志業: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只有你最了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從探索瞭解自己開始,為自己擬定目標,慢慢往設計的人生志業前進,這也是諮商中最重要的一個重點,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你越了解自己的光明和陰暗面,透過了解接納,就越能活出自己的人生目標。

本書提供了許多心理學的觀點,讓我們知道不能放鬆的卡點在哪,學會檢視自己的生活,重新設定自己想要的人生,透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放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克服閒暇帶來不安的困擾。只有懂得放鬆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活出幸福閒暇的人生。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