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想討好任何人》讀後感:解開「好人症候群」的自救之旅

by 黃予岑 心理師
0 留言

皇冠文化集團

活得好累-來自無法不討好的性格

在心理師的工作中,我經常遇到那些活得好累的人,他們通常被認為是模範先生或小姐的形象,總是收到好人卡,因為「拒絕別人就感到心慌、無條件總是附和別人、不能對別人提要求、主動給別人方便、總是做別人期待的事情、停不下來的微笑、從不發脾氣也害怕發脾氣、用極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他們總是在無法拒絕、不斷討好的性格下感到疲憊。
本書作者滑洋,一位大陸的心理諮詢師,透過小紅書、微博等平台分享心理學相關的知識,書中分享了許多「討好」行為背後的心理動力與狀態,並提供了實用的自助練習方法。

無法拒絕是脆弱的象徵

無法拒絕往往是討好型性格的主要特徵,通常是我們覺得如果不討好,對方會生氣,對方生氣我就會害怕,如果我不順從對方,關係就會完蛋,造成的後果就是我疲於應付所有人對我的要求。這樣的狀態可能來自過去的兒時經驗讓我們覺得別人很脆弱、自己很脆弱或者關係很脆弱,或許過去小時候的我們真的是個無助的小孩,害怕傷害他人、失去他人對自己的喜歡,但現在成年的我們已經不是無助的孩子,可以接受拒絕,用更加成熟有支持的方式去滿足自己對愛的安全感及需要。

不能向別人提出需求-既自卑又自戀的內在衝突表現

你總是怕麻煩別人,覺得凡事要靠自己,因為「別人被照顧比我被照顧更重要」,這裡頭有著深深的自卑,也因別人很重要,我無關緊要而讓人做出凡事只能靠自己的決定,弔詭的是這樣的想法裏頭也隱藏著「我不需要靠別人,就能做到所有事情」的全能自戀感。因此當好不容易提出需求被拒絕時,更會感覺到一種自戀的受傷,像這樣自卑又自戀的結果就是造成害怕被拒絕,又害怕被滿足的矛盾感,反而陷入加深自卑感的循環之中。

總是討好他人而無法提出自己的需要,其實背後是過去希望被愛和被接受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先看見這一點就能開始逐漸整合過去的痛苦,走出「我不配被滿足」的受傷信念,對自己和別人的需要都公平對待。

SELF心理自助療法

書中提出的八步驟自助療法,包括自我覺察、情緒接納、連接資源、信念轉換、技巧提升、經驗獲得、愛自己、極好的身心狀態,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逐漸擺脫討好的困擾。通過觀察和接納自己,從理解帶來改變,我們或許無法立刻完全擺脫討好習慣,但可以逐漸建立自己的界線,學會說「不」,更靠近真實的自己。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理解「討好症候群」的可能成因,並協助解開心靈枷鎖的方式,讓我們能夠活出真實的自己。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