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讀後感:打破假性飢餓,鬆綁飲食焦慮

by 黃予岑 心理師
0 留言

時報出版

不餓卻想吃,吞下食物比感覺情緒容易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肚子沒有餓,卻情不自禁地想吃東西。這種假性飢餓不僅影響了我們的飲食健康,更反映了我們與食物、情緒之間微妙的關係。

《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的作者賈德森布魯爾 (#Judson Bruwer) 著名的成癮精神科學家兼腦神經科學家,也是布朗大學正念中心的主任,他的研究與實踐在成癮和心理健康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在書中,他以實際案例和神經科學為基礎,引導我們了解假性飢餓背後的心理機制,並提供了一套系統化的方法來改善飲食習慣和情緒管理,這對於我們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飲食焦慮和不健康飲食習慣來說,無疑是一種解脫和改變的方向。

書中引人入勝的開頭莫過於【賈姬的故事】,四十來歲的賈姬是個愛狗人士,也是瑜珈與正念老師,而她總覺得自己是個騙子。她在課堂上帶領學員學習接受與平靜,她自己卻隱瞞一個事實—她的內心一點也不平靜。這個角色給予了我們一個更加真實的視角,讓我們意識到即使表面上看似平衡和內心安詳,我們也可能有著無法言喻的情緒需求,而食物成為了我們最容易使用的避風港。

看到這個故事讓我心有戚戚焉,在大約五六年前,因工作及生活壓力讓我習慣性用吃甜食來紓解情緒,直到在 #DBT辯證式戒癮 的團體帶領過程,透過與成員的約定加上了了分明的練習,開始試著戒掉 #觸發點→#行為→#結果 的自動導航習慣模式,透過吃甜點紓壓的模式是:壓力(觸發點) → 吃甜點慰勞自己(行為)→ 體重上升罪惡感自責(結果) 的循環。當然現在偶爾還是會有失去意志力太過疲累而爆棚的時候,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我越來越可以了解自己這麼渴望用食物來處理焦慮和疲累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想要自我照顧的需求,於是乎,越來越能跳脫出來這個循環,很令人興奮的是作者Judson Bruwer這本書讓我更清楚怎麼透過正念的練習讓這一切發生。

壞習慣是因為你又懶又缺乏自制力?大錯特錯!

你以為是你沒有意志力、節制、自我控制,你「應該」做到卻沒有克制才使的壞習慣不能戒除,不!錯不在你,失敗的是我們所打造的大腦系統。這本書教導如何與大腦合作,從腦神經科學角度出發,三個步驟重新設定大腦系統:

1️⃣ 找出飲食習慣模式:觸發點/暗示➡️行為➡️結果
2️⃣ 使用覺察去打斷固有模式:也就是練習正念!而不是使用意志力!
3️⃣ 運用大腦的力量跨出舊習慣

作者提到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使我們的基因更傾向選擇熱量高的食物進食,特別是當你情緒低落卻不餓的時候,試圖用食物吞下情緒,選擇可以產生大量多巴胺感受的食物來進食,加工產品的垃圾食物更可能成為選擇,因為祖先們在不確定下一餐有沒有食物可吃的狩獵時代,熱量高可以提升生存的機率,偏偏現代社會不缺食物吃,但我們的生存腦卻深深烙印了這個印記。

生存腦在呼喚-身體因應壓力會關閉飢餓信號

現代人雖然不會隨時被猛獸追,但真正生命的威脅 (例如車子朝我們衝過來) 與文化上的壓力 (例如老闆對我們大吼大叫),對生存腦來說分辨不出兩者的差異。當壓力來時,我們的大腦將食物線路跟情緒線路被綑綁時,規劃腦前額葉皮質就會離線,留下古老的生存腦邀請我們吃個甜點的愉悅比沉溺情緒好得多,而當每次都用吃來安撫情緒時,生存腦與前額葉皮質規劃腦的線路就會交錯。

吃就是轉移注意力的好方法,因為人類天生傾向抗拒不悅情緒或轉移注意力,我們想要避免痛苦。當壓力淹沒大腦,轉移注意力可以讓我們暫時好過一點,但這會造成長期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不去面對和解決真正壓力的成因。

對大腦的理解:規劃者與決策者

規劃者:前額葉皮質、決策者:眼眶額葉皮質
🟣 前額葉皮質:為了創意規畫而演化,不著重此時此地,更重視由過往經驗預測未來。預測未來可以模擬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事情而幫助生存。
🟠 眼眶額葉皮質:比較所做的每件事,判斷是否有助於生存,它是決策者,規劃我們從事一項行為的感受再去做決策。

當花椰菜和冰淇淋擺在眼前。熱量 = 生存,所以我們選擇熱量最高的,但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考量到現在世界已經改變,不在原始洞穴中了,前額葉跟我們說要吃花椰菜,但生存腦要我們吃冰淇淋,透過框額葉皮質的比較整理後,才會下最終決定,所以當我們可以停下來足夠的時間去品嘗並做選擇,而不是狼吞虎嚥吃下食物,會讓我們的眶額葉皮質收集足夠多的資訊,也讓你的身體去體驗什麼才是對你好的食物。

意志力的四個問題—管它的!

當我們嘗試用意志力去處理一切習慣,有時候是無濟於事的,因為意志力有下列四個特性:
1️⃣ 越得不到的就越想要。(克制增強了慾望)
2️⃣ 凡你抗拒的就會持續。(白熊效應,越不要去想白熊腦袋越會出現白熊)
3️⃣ 失敗→ 故態復萌。(破戒效應,管它的!)
4️⃣ 意志力不是改變習慣策略的環節。(眶額皮質專注在一項行為的獎勵程度)

21天改造你的飲食習慣

作者透過21天的計畫,協助我們重新設定大腦,改變舊習慣,建立新習慣,我接下來也期待這21天的練習對自己有更多了解,有興趣的人們一起來吧!有夥伴一起會讓事情更容易。

第一部:找出你的習慣迴圈

🟢第一天:設定目標
對自己好奇、疼惜,透過覺察幫助自己找出內在動力的目標。
🟡第二天:設定基準線
回顧自己和食物的關係,過去的記憶,有什麼會觸發自己去吃某種食物?這個習慣如何養成的?
🟠第三天:找出你的飲食習慣迴圈
了解自己為何吃?吃什麼?如何吃?
🟣第四天:你的身體智慧
慢下來,留意身體傳達的訊號,當我們越能感受身體發出的訊號,越能夠聆聽身體告訴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它的感受如何。
🔵第五天:辨認你的衝動,是飢餓還是其他?
當我們的大腦將食物連結到多巴胺,通常和渴望比較有關,會推動我們起身去拿食物,要我們採取行動。當我們開始連結身體,可以去留意到想吃到底是胃部的飢餓感,還是衝動,這個過程不是用想的,而是由身體感受。

當我們因壓力和情緒嘗試透過進食把情緒吃掉時,我們可能是逃避某件事、躁動不安、緊張、不知所措、難以專心、情緒不穩、頭痛、容易發怒和沮喪的,固然它跟真正的飢餓有某點關聯,但真的需要停下來問問自己;我餓了嗎?才能感受的到。

第二部:用覺察打斷你的習慣迴圈

❤️第六天:專注的力量
慢下來覺察自己的自動導航模式,若不投入注意力去觀察,就無法獲得正向或負向的預測誤差,對於無益的行為,越是投入注意力,越不易著迷其中。
🧡第七天:正念飲食
透過慢慢品嘗去真的感覺到食物帶給自己的味覺享受,作者提醒如果有飲用餐前酒的習慣,會讓我們吃飯更難專注,因為前額葉皮質因酒精而離線,會降低我們的自控力。
💛第八天:與身體重新連結
透過身體掃描重新感受與身體的連結。
💚第九天:了解你的愉悅高原
這是一個餓過頭就不餓的概念,透過觀察我們愉悅的高原,衝過過分沉溺的懸崖,我們就可以感受分辨出不同的感覺,留意自己吃到第幾口就感覺不到食物帶來的愉悅。
💙第十天:渴望工具一
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問問自己我這麼做得到什麼?我有多滿足?作者強調正念飲食不會讓人不再喜愛巧克力,但能幫助我們探索樂趣的範圍而不會過度。
💜第11天:建立你的覺醒資料庫
我們的大腦喜歡堅守習慣,偏好當下較少的獎勵,好過日後較多的獎勵,因此在過程中,對自己保持「耐心」,建立與習慣不同的資料庫很重要。
🖤第12天:回顧—回頭看才能向前走
比起平順,跌倒會讓我們學會更多,重要的不是跌倒,而是重新爬起來嘗試走路,後悔讓我們感覺需要改變,但羞恥會讓我們陷入罪惡感和慚愧的漩渦,將焦點從行動上移開,陷入自責而反而無法推動改變。
🤎第13天:渴望工具二
透過渴望工具的第二部分,去觀察自己的狀態,包含情緒、想法、身體感受,身體感受比大腦的想法更為強大,因為大腦的決策者會傾聽身體的證據多一些。
🤍第14天:渴望怪物的下雨天 (RAIN技巧)
透過認出渴望來襲,放鬆面對,允許並接受浪潮來襲,並保持好奇心去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最後標記這樣的體驗,重新回到觀察身體感受起伏。
💖第15天:標記
當想法出現就告訴自己這是一個想法,當身體感官感受出現允許自己標記感官感受,藉著觀察想法、情緒和身體感受,可以更輕鬆與之共存。

第三部:更大的好機會

🟥第16天:開除你的委員會
當腦中出現某些聲音,並不意謂我們必須聽從它們,藉由辨識它們,我們可以看清他們的本質。當我們把想法視同為自己,就會讓自己困在其中而感受不到我們已被困住。命名以馴服。
🟧第17天:不強迫的選擇自由
不是強迫自己去做,而是透過觀察兩者的不同,逐漸留意到習慣迴圈的不具獎勵性,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後重新選擇。
🟨第18天:利用食物/情緒關係
在進食後的20分鐘到一小時,花時間注意你的感受,回想吃起來的感覺,重複再重複。
🟦第19天:疼惜
研究發現憂鬱的人有更多自我批評的習慣,要跨出自我批判的迴圈,需要學習對自己疼惜、憐憫,在痛苦時對自己疼惜,你的決策者知道自我批判不具獎勵性,疼惜會讓因渴望而火熱的大腦區塊冷卻下來。
🟪第20天:透過體驗培養自信
透過實證的信心,逐漸培養對自己的自信,透過調整獎勵價值,蒐集足夠多的經驗,重新做出選擇。
🟫第21天:最大最好的機會
滿足我們的需求,而不是餵養我們的渴求,因為渴求往往受到需求的驅使,所以問問自己:我需要什麼?而不是我想要什麼?繼續帶著好奇前進。

這本書重新帶我複習成癮的機制與改變習慣的切入點,在馬偕醫院的DBT辯證式戒癮團體中,我們就是這樣帶著夥伴一起做了了分明的練習,一次又一次,增加對自己的理解,也像個人諮商的過程,對自我更認識會為我們帶來更多掌控感和選擇的機會,包含我們在正念預防復發團體中做著許多書中提到的練習,然而這些練習、覺察、諮商都並非一蹴可及,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去經驗接納自我至關重要。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了理論知識,更結合了實踐和覺察的訓練,讓讀者能夠真正理解並實踐這些概念。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想要改變飲食習慣和情緒管理方式的人。通過這本書,你將會找到一條更健康、更平衡的人生之路,不再受制於食物,而是與之和諧共存。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留言